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 人才招聘
  • |
  • 军工新闻
  • |
  • 军民融合
  • |
  • 军工集团
  • |
  • 军工院校
  • |
  • 军工企业
  • |
  • 军工事业
  • |
  • 军工股份
  • |
  • 军工文化
  • |
  • 军工风采
  • 下载专区
  • 职场指南
  • 线上培训
  • 公益培训
  • 人才测评
  • 企业风采
  • 政策法规
  • 军工动态
  • 空中宣讲
  • 线上双选
  • 首页
  • 您的位置:
  • 首页
  • >
  • 军工动态
  • >
  • 详情
热门资讯
  • 弘扬探月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 大国底气——人民军工九十年启示录
  • “翼龙”杯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摄影大赛闭幕——颁奖仪式在航展新闻发布大厅隆重举行
  • 全国首台模块化核能供暖集成装置在秦山核电安装就位
  • 航天科技集团50余个项目在珠海航展成功签约
  • 中国航天科工七大体系、百余项现代化装备震撼亮相珠海航展
下载专区
陕西军工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年度工作考核表
劳动合同续签书
派遣员工离职备案办理单
工会申请表
陕西军工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派遣人员登记表
陕西军工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报名表、体检表
大国底气——人民军工九十年启示录
  • 2021-11-01 08:48
  • 2259次

 1931年的10月,一支队伍来到江西兴国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在敲、打、砸、锤的过程中,诞生了我党我军第一个兵工厂,人民军工事业由此起步。


  2021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再迎新访客。


  从土枪土炮到航母飞船,90年千锤万凿,人民军工已形成涵盖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六大行业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铸剑止戈,大国底气由此而来。


前仆后继的军工战士,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立下卓越功勋


  19世纪40年代,古老的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命运从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悲惨境地。面对侵略,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制敌装备,就没有国家和人民的一切。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革命需要武装,战争需要兵器。


  1931年,静谧的江西官田村,从幕后走向台前。官田兵工厂制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中央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企业组织,是中国工农红军武装集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民军工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血脉基因。一担担原料变成一批批枪弹,为支援红军赢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35年年末,中央军委于瓦窑堡成立中央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后迁至吴起镇、延安柳树店与安塞县茶坊镇,这就是曾经以刘贵福、孙云龙等工人制造出了新步枪而闻名的茶坊兵工厂。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面对武器装备全面占优的日寇,人民军队迫切需要更好的枪械、更多的弹药。毛泽东指出:“过去抗战部分失败,我们的国防工业不如敌人也是一个原因,将来要最后战胜敌人,一定要发展国防工业。”


  巍巍太行,坐落着八路军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这里诞生了我军第一支制式化步枪——“八一式马步枪”,它比普通步枪更短、更轻,有效射击范围达200米。毛泽东曾亲手拿起来拉动枪栓,瞄了瞄准,高兴地说:“我们自己也能造枪了!这个枪使用方便、造得好!很漂亮啊!要创造条件多生产,支援前线。”


  以黄崖洞兵工厂为代表,大江南北,一大批党领导的军工事业,在抗战中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为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日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参观当时的兵工厂,他在《西行漫记》这样描述:“他们是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


  的确,人民军工90年栉风沐雨,离不开无数革命者的前仆后继。


  吴运铎,一生多次负伤,经历过20余次手术,身上遍布100多处伤痕,体内留有几十块弹片,腿上的关节长期被石膏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走起路来都是直的……但他凭借顽强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的国庆晚宴上,周恩来握着吴运铎的手说:“你就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赤胆忠心的军工人,在炮火硝烟中开足马力,夜以继日为人民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火供应,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立下卓越功勋。


大漠戈壁上的擎天云团,是中国人用志气攥成的铁拳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军将士雄壮威武地通过天安门,却无法回避武器装备的落后。


  参加检阅的17架飞机,几乎是当时中国全部可以飞行的飞机。为了飞出气势,周恩来说:“你们战斗机速度快,可以飞两遍。”


  开国大典后不久,首任海军司令萧劲光视察防务,因为缺少舰艇,只能乘坐渔船。


  国无防不安。


  1953年,南京郊外的一处僻静山村,几十个年轻人紧盯眼前的仪器。当第一缕电波声缓缓响起,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部雷达“314甲中程警戒雷达”,终于探测到80千米之外的空中信号,我们有了自己的“千里眼”。


  国营112厂,中国的航空工业从这里起步。从修理苏式战斗机的零部件开始,到修理机身、机翼等大型结构,中国的航空工业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1956年,中国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终于制造成功。当年国庆阅兵式上,毛泽东高兴地对身边的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正在新中国建设热火朝天之时,核战争的阴云却悄然笼罩神州大地。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到了原子弹。他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大漠戈壁上的擎天云团,像是中国人用创新和志气攥成的拳头!


  不到三年,沙漠深处的蘑菇云再次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背后是军工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回想当年,“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这样说。二十八载隐姓埋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于氏构型”,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科学巨匠到普通工人,10多万军工人和参试部队告别亲友,走进祖国西部的神秘禁区。他们当中90%的人不到35岁。有人一纸调令便阔别家人二十载;有人放弃优厚前程扎根西北大漠,有人顶着核辐射进行试验,有人用生命守护绝密科研资料……


  不仅中国导弹、核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我国的技术能力也从陆地扩展到太空。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如同一颗巨大而又明亮的流星,划破西北戈壁滩上的沉默天空,我们掌握了人造卫星的尖端技术。


  202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人民军工立定东方,军工人的功勋熠熠生辉。“历史证明,重点突出尖端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胆略的战略决策,对于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掷地有声。


上九天、下五洋、护人民,军工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正在中国空间站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从浩瀚太空送来祝福:“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从红船到飞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7年7月31日,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中国自主研制首款大型运输机运20翱翔蓝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它的诞生凝聚着大国智慧,承载了大国重托。


  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大型运输机,需要集行业之智,举全国之力。航空工业六大主机厂,约两百多家企业、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一道汇成十几万研发大军。参研单位之多,系统之复杂,跨越区域之远,参研人数之多,开创了中国航空发展史上的第一。


  一飞冲天远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由中国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隐身战斗机歼-20、战术通用直升机直-20相继列装部队。


  从天空,到太空,一切都是为了祖国飞得更高。


  日前闭幕的中国航展上,展出了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土特产”月壤。这份来自38万千米外的礼物,源自一个17年前的决定。


  2004年,国家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一个航天系统工程就此开始。据统计,中国探月工程直接和间接参加单位近2000家,科研人员多达数万人。在中国探月三期工程总设计师胡浩看来:“正是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嫦娥工程这样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战略性科学工程才能顺利实施,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不论是遥不可及的九天,还是深不可测的五洋。军工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拓展尖端科技的探索版图。


  2021年10月5日,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首次实现常规科考应用。此次下潜期间,“奋斗者”号开展了利用测深侧扫设备进行目标搜寻及地形探测,采集深渊海底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本等作业任务,这意味着它已正式投入科考应用。


  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网友刷屏:“不愧是祖国!”


  和平年代,面临非常时期和特殊任务,人民军工笃行“人民至上”,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


  “核辐照”灭菌技术,利用高能射线对卫生防护用品进行快速消杀,将消杀时间由原来的7到14天缩短至1天;


  针对医用护目镜起雾的问题,军工科研人员用7天时间研制了一款3D打印的医用护目镜,使用特殊的镀层技术,解决了镜片起雾困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始料未及。军工企业承担起抗疫物资生产的重任,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紧缺又优质的防疫物资,为抗疫之战作出军工贡献。


  “近百年来,人民军工之所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苦难辉煌,根本上讲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秉承‘把一切献给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的结果。”张克俭指出,人民军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国革命的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


  九十年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人民军工用大国重器支撑大国崛起,用民族担当挺起民族脊梁,一代代军工人用全部的生命与激情,照亮了永不受人欺辱的强国梦想!  (崔兴毅)



  • 上一篇: 俄新一代主战坦克2013年首测 产量将超2200辆
  • 下一篇: 弘扬探月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 关于我们
  • |
  • 管理员登录
  • |
  • 科普与人物
  • |
  • 热点咨询
  • |
  • 互动交流
  • |
  • 网站链接
Copyright © zgjg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7954号